“南疆考察队”口述当年行走中国

2014-10-21 08:41:25 [来源:华声在线] [责编:张梅]

  25年里,考察队成员成为各自行业的记录者 吴晓波也用一字一句记录了变革的中国

  一份迟到了25年的考察报告  

  吴晓波和他写的书,他在书中一字一句记录了变革的中国。记者 唐俊 摄

  新闻进行时

  记录

  在当记者的后几年,吴晓波开始写专栏、写书,写出《大败局》探寻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共同基因。

  蜕变

  此后,他沉淀4年,专注梳理中国企业发展史,伴随中国的前行,文字更趋深邃。

  理想

  他说,写作,是为了对抗遗忘。趁着理想还未走远,就是打到粮尽弹绝,也要认准一条路走到底。

  1989年底考察结束后,吴晓波他们这支“南疆考察队”的队员们很快毕业,各奔天涯,开始忙碌于自己的生活,廖厂长也成了越来越淡的一道背影。

  但在吴晓波的心中,他还欠廖厂长一份详实的考察报告。

  此后的25年里,考察队里的成员成为了各自行业里的记录者,吴晓波也从一名新华社记者做到了知名的财经作家,用一字一句记录了变革的中国。

  “这些书,或许可以作为我交给廖厂长的考察报告吧。”10月4日,吴晓波在杭州家中感慨。

  【各奔天涯】

  他们,都成了各自领域的记录者

  这25年里,考察队成员赵勇去了中央人民广播电台,现在是上海站站长;王月华现供职于《深圳特区报》;梁红后来去了中央电视台,创办了《讲述》栏目,现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副总监。

  而吴晓波干过13年记者,也写了十几本书,《激荡三十年》、《跌荡一百年》、《浩荡两千年》系列记录了中国企业发展过程,《大败局》(I)( II)通过分析19个企业的兴衰史,找到了中国企业家体内潜伏和滋生着的共同“失败基因”。

  【记者出走】

  “我难道就这样拎一辈子热水瓶”

  毕业那一年,吴晓波被保送研究生,但他放弃了,回到杭州进入新华社工业组,开始了长达13年的商业记者生涯,这个平台让他能在中国各地采访、调查,深入地了解世界。

  那时,办公室有两位前辈,一位是离休干部,还有一位是1950年左右出生的人,因热水限量供应,他们每天上班拎着热水瓶排队,打好热水带回办公室,然后写稿、采访,下班时将热水瓶带回去,每天如此。

  “我难道就这样拎一辈子热水瓶?”吴晓波常常反问自己。

  工作几年后,他买了一台电脑,这成为整个大院里最大的新闻。两位前辈跟他说:“你疯了,单位可以发给你,你干吗自己买?”

  后来,前辈们才知道,因为有了电脑,吴晓波写稿比他们更快,赚的稿费也更多。买电脑两年后,吴晓波就开始写专栏,又过了两年,他开始写书。

  到2000年,他已经写出了《大败局》(I),从十个企业中找到了中国企业发展的失败基因。此后,他离开了新华社,这一次出走,彻底改变了他的人生轨迹。

  【企业“史笔”】

  4年专注《激荡三十年》,为改革开放30年献礼

  2004年7月某个夜晚,吴晓波和妻子邵冰冰在MSN上聊起写作1978年到2008年企业史的想法,当时他正在哈佛大学做访问学者。

  当天下午,吴晓波与哈佛大学的教授和学生进行了一场座谈,主题是中国公司的成长之路。这些来自不同国家、有着不同学术背景的人一起头脑风暴,讨论以中国公司为主题,却又不时穿梭在美国、日本、欧洲等不同国家和制度里。

  通过那次座谈,他发现中国企业研究基础很薄弱,既缺乏完整的案例库和数据库,更没有一个系统化的历史描述。对于中国公司的判断,仅停留在一些片段化的、感性的认知上。而这些,成为了国际沟通的巨大障碍。梳理中国企业发展史的想法第一次出现在他的脑海中。

  当这个想法出来时,他被自己吓了一跳。因为他没有系统地学习这些历史,又不是经济学科班出身,以他当时的时间、精力和能力而言,都面临空前考验。

  “但毕竟要有人去完成这项工作。”在接下来的4年里,他翻阅了大量的史料、报刊、杂志,沉浸在调查、整理和创作的忙碌中。

  在《激荡三十年》里,既有柳传志、张瑞敏、王石、马云、吴仁宝等成功的典型,也有禹作敏、牟其中、姬长孔、沈太福等昙花一现的悲剧人物。国营、民营、外资企业,这三种力量此消彼长,改革开放初期汹涌的商品大潮清晰展现;许许多多的企业从无到有,从小变大,支撑了中国变革三十年的激荡历史。

  此书一经推出,正逢改革开放三十年,顿时引起大讨论,获得了“华文财经图书大奖”等荣誉。这本书也成为纪录片《激荡三十年》的拍摄蓝本,为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献礼。

  【“造假村”调研】

  经济繁荣与精神空虚,令其文字更趋深邃

  通过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发展,吴晓波发现,中国正穿行在“历史的三峡”中,漫长而曲折,物质充足与精神空虚,经济繁荣与贫富差距交织错乱,这是一个矛盾重重又充满了无限希望的国家。

  到了上世纪90年代,金钱开始成为国家进步的衡量标准。大街小巷贴着一句话“时间就是金钱”,人的观念也发生了很大变化,作为一名写作者,吴晓波感到深深的焦虑。

  有一次,他去一个“造假村”调研,村里人把面粉和糖搅拌在一起,然后把它蒸干,做成颗粒状灌到包装里,就变身为板蓝根、养胃冲剂等送到市场。他调查完走到村口,忍不住问村长:“我说你们有没有道德,所有买这个东西的都是病人啊!”不料村长坦然地讲:“吴同志你知道吗,我最大的道德就是让我全村的人都富起来了。”

  此次调研后,吴晓波的价值观发生了一些变化,他感觉,“人生也好,国家的进步也好,它不是一件非黑即白的事情,大量的事情发生在一个灰色的地带。”这也令他的文字更趋深邃。

  【理想之路】

  “写作,是为了对抗遗忘”

  吴晓波一直将自己定位为“一个介入的旁观者”,独立而持续地写作给了他力量,他一直期盼着更多人参与到这种有价值的记录之中。“我不敢保证未来一定能赢,但趁着理想还未走远,就是打到粮尽弹绝,也要认准一条路,一直走到底。”

  在《激荡三十年》之后,他又写了《跌荡一百年》,试图从更长远的历史中寻找中国企业家的成长基因和精神素质。

  为了从古代商业史中寻找当代问题的答案,他写了《浩荡两千年》,第一次完整梳理中国两千多年的商业史,由此完成了中国商业史的三部曲。

  《大败局》(I)( II)更是从19个企业的经历中,梳理出了中国企业家失败的共同基因。

  “写作,是为了对抗遗忘。”三十年的企业史是中国发展的缩影,也印证着思想的变迁。30年来的家国情怀和理想主义发生了一些变化,吴晓波时代更倾向用革命的方式改变世界,可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,人们享受的资源和机会更加多元,他认为,现代的理想主义也更加务实,必须要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去改变世界。

  这一次寻找廖厂长后,他对理想主义有了更深刻的思考:理想主义建立在个人的基础上,首先要对自己负责才能对国家负责。“修身,齐家,治国,平天下”在现代的意义首先是确定自己要过一个怎样的生活,能够发现自己的专长,先是自己弄清楚要干什么,再让自己成为一个有用的人,看看自己的专长能否帮助到别人,造福社会。

  “人的一生能做的事很有限,只能从小切口入手,所以有方向和目标,才能够走得准、走得远。”吴晓波说。

  ■记者 汤霞玲 实习生 熊胜羿